文章
  • 文章
搜索

世界首座·中国唯一

首页 >> 学术研究 >>药典历史 >> “药典”一词的由来
详细内容

“药典”一词的由来

时间:2020-08-04     作者:药博君【原创】

药典Pharmacopoeia)是从本草学、药物学以及处方集的编著演化而来。


中国最早的药物典籍,比较公认的是公元 659年唐代李淳风、苏敬等22人奉命编纂的《新修本草》。全书54卷,收载药物844种,堪称世界上最早的药典。15世纪印刷术的进步促进了欧洲近代药典编纂的发展。许多国家都相继制订各自的药典。1498年由佛罗伦萨学院出版的《佛罗伦萨处方集》,一般视为欧洲第一部法定药典。


“药典”这个中文名词第一次正式出现,是1930年颁布的《中华药典》(全书共载药物718种)。


民国时期,各国药品竞相倾销中国,伪劣药品充斥市场,中国尚缺乏与本国国情和近代药学发展进程相适应的药物使用标准。为了解决由此造成的用药混乱、监管困难等问题,加之药物标准化的全球浪潮的影响中国医药界有识之士们呼吁尽早编撰出版中国自己的药典。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卫生署组织药典编辑,由时任卫生部部长刘瑞恒任总编辑,严智钟、孟目的、於望达、薛宜琪、陈璞5人执笔。1930年《中华药典》颁布,是第一部中国自己的药品标准,是民国时期唯一一部国家性药典。“药典”的名称沿用至今,成为中国国家药品标准的统称。

药典.jpg

为何要用“药典”这个名词,当时还是有一番考量的。

据孟目的、陈璞在《中华医学杂志》第16卷第23期联合撰写的专稿“中华药典编纂经过”一文中介绍,当时最初是拟用日文翻译来的“中华药局方”命名的,后来调整为“中华药典”这个名字,主要是考虑“增加其重要性”,“典者,法典之意”,“海关检查进口药品及各药房调制方剂,均当奉为准绳,已进而成为一种法律矣”;我国的药典,与英文“Pharmacopoeia”、日文的“药局方”是相同概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的医药卫生保健工作,当年11 月卫生部召集在京有关医药专家研讨编纂药典问题1953 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 由卫生部编印发行。至今,新中国已编订了《中国药典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2020年版共十一个


药典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和地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持编纂、颁布实施,国际性药典则由公认的国际组织或有关国家协商编订。药典的重要特点是它的法定性和体例的规范化。

    (本文综合引用了黄宜、孟昭仪、孟宪维《中国药学事业的开拓者:孟目的传略》、芦笛《国民政府的药物标准统一工作——以药典的筹备、编纂和推行为中心》等文章内容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