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世界首座·中国唯一

详细内容

药典博物馆:三医协同领航者,助力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2025年4月27 - 29日,在绵阳市富乐山九洲国际酒店,一场聚焦中成药高质量发展的盛会——三医协同助力中成药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由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主办,药典博物馆馆长缪志华在会上发表主旨报告《三医协同助力中成药高质量发展》,全面展示了药典博物馆在三医协同领域的深度实践与卓越成果,凸显其助力企业发展的坚定决心与强大实力。

三医协同:政策引领与落地实践

    自2009年新医改提出“医疗、医保、医药三位一体”改革以来,三医协同成为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力量。缪志华馆长回顾了自己在医药卫生领域30余年的工作历程,分享了在不同阶段参与三医协同工作的宝贵经验。从早期北京、山东、浙江、江苏、安徽、广东等省卫生厅局参加中医药可持续发展论坛,统筹编写《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读本》,到后来深入调研各地医改落地情况并承担多项三医课题研究,如《健康中国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研究》《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改造公立医院模式研究》《全国药品互联网销售监管服务平台建设研究》等,深入剖析医疗、医保、医药各环节的关键问题,为政策制定和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实践层面,药典博物馆积极探索三医协同的落地路径。2014年率先发起首届京津冀区域医疗协同发展会议,组织京津冀三地卫生局和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等机构提前布局区域医疗协同;同年组织全国二百多家老年医院、康养医院共同发起成立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老年健康服务业分会,借助三医联动赋能老年健康服务业,推动适老化中成药产品创新。这些实践不仅为行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企业参与三医协同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标准提升行动:为企业筑牢质量根基

    药典是国家药品标准的法典,药典博物馆深知标准对于中成药质量的关键意义。针对当前中成药发展面临的药材基源混乱、工艺标准滞后、临床证据不足等挑战,博物馆联合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药品标准管理专委会,启动“标准提升行动”。

文化赋能: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

    药典博物馆不仅注重标准提升,还深入挖掘药典文化内涵,为企业发展注入文化动力。通过博物馆主馆展览《新修本草》、历代制药工具等文物,揭示中成药“方 - 药 - 工 - 效”的内在逻辑,同时,征集拍摄《药典故事》,将药典文化融入中成药质量控制、标准建设、品牌推广中。博物馆还与行业协会、大学共建“药典标准研学基地”,促进公众对药科学性的认知,为企业产品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医联动:构建企业发展新生态

    药典博物馆以三医联动为纽带,积极构建药发展新生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在医疗端,推动相关临床研究课题,收集真实世界数据,为企业产品的临床有效性提供依据;推广中医AI大脑辅助诊疗模式,提高诊断效率及中成药的临床使用率。

    医保端,参与医保政策制定的研讨和建议,为符合条件的企业中成药产品争取医保倾斜政策,如将更多疗效确切的中成药纳入医保目录。推动试点“按疗效付费”机制,避免“一刀切”的控费方式,保障企业产品的合理价值体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医药端,促进药企与医疗机构联合开展中药制剂转化”,挖掘产品新的临床价值;利用博物馆平台促进“产学研用”对接,推动经典名方转化,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展望未来,药典博物馆将继续发挥自身职能优势,深化三医协同实践,为企业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服务。在提升中药标准、传承药典文化、推动三医联动等方面持续发力,与企业携手共进,共同推动中成药行业高质量发展,让中医药真正走向世界,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seo seo